- 新闻转载
《2022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发布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7日
2022-05-11 来源: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近日,北京发布《2022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22年,北京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和“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治理理念,优化供给、调控需求、强化治理,推进交通综合治理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2022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共提出35条措施、190项任务,到2022年底,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6%,市民45分钟以内通勤出行占比达到56%,轨道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3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到45%,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控制在6.0以内,确保城市交通运行安全、平稳、有序。
优化、新建并重,提升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效率
构建“轨道上的都市生活”
2022年,交通部门将以轨道交通提级改造为重点,坚持既有线网优化和新线建设并重,持续提升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效率,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既有线网优化提升方面:启动昌平线、亦庄线提速改造工程;组织多交路套跑,推进6号线双向开行大站快车;压缩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完成1号线衙门口支线工程,启动5号线信号系统改造,构建全域快速轨道网;推进8号线与昌平线跨线运营改造项目立项,深化大兴线与9号线以及亦庄线与5号线、10号线联络线工程方案,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开通19号线北太平庄站、平安里站、太平桥站、景风门站4座车站,继续实施1号线福寿岭站改造,推动首都机场线增设望京南站项目立项;继续实施国贸站换乘通道改造工程。
365bet在线注册_365bet首页_365bet最新备用
在推进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方面,推动轨道交通各层级网络接口统一、系统装备和管理标准兼容,逐步实现一套体系、一网运营、一票通行、一站安检;启动实施东北环线和城市副中心线改造、新改建车站、与城轨网衔接换乘等整体提升工程,加快实现市郊铁路公交化运营。
强化站城融合,推进丽泽商务区等13个轨道微中心规划实施,在黄土店站(霍营站)打造本市首个市郊铁路微中心示范项目;开通苹果园站A口、天桥站B口、农大南路站A口、十里河站K口,推动八通线通州北苑站A出入口改建工程,推进1号线四惠站、2号线安定门站增设电梯工程;建立工作机制,强化随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同步规划设计便民服务商业设施;既有车站新增20处便利店;在30个车站实施“信用+智慧安检”新模式,方便乘客快速进站。
2022年,开通昌平线南延一期(清河-学院桥)和16号线(玉渊潭东门-榆树庄)2条(段)线路22.4公里;开工建设M101线、6号线南延2条(段)线路21.1公里;推进3号线一期、12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16号线南段、17号线、28号线(CBD线)、昌平线南延一期、平谷线、大兴机场线北延等9条(段)235.6公里在施线路建设。
多层面加强公交、轨道融合发展
轨道公交换乘距离小于3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45%
2022年,着力推进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公交、轨道一张网、一张图,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51.8%。形成轨道服务中长距离出行、地面公交服务中短距离出行的互补发展模式,优化完善与轨道交通接驳的地面公交网络,减少长大线路、增加接驳微循环线路;补充轨道服务空白区域公交线路,加密轨道线网密度不足区域公交线网,减少与轨道重复并行线路,开调公交线路65条;全面梳理并优化改造与轨道交通接驳不便利的公交站点,实现轨道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30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到45%;优化地面公交运营时间与轨道运营时间的衔接补充,重点做好善各庄地铁站等区域夜间地面公交运力投放。
在提高地面公交安全运营组织能力方面,着力升级网络化区域智能调度,53处调度中心上线新版调度发车系统,实现30组60条线路跨线联运并加强安全监控;研究制定公交车站分级分类标准,推进公交港湾、候车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改善市民候车条件;研究公交乘务制改革方案,变“包乘制”为“轮乘制”,推动设立驾驶员轮乘点,提高安全运营水平;加快实现将通州区域公交纳入公交集团统一运营管理,提升城市副中心地面公交服务保障能力。
在拓展定制化公交服务方面,完善人员、车辆、场站、线路等资源适配算法,降低预约成行人数门槛,按预约出行需求灵活设站,促进可持续运营;在丽泽商务区推出需求响应公交服务试点;加快完成线路、车站、价格、安检等系统设计,试点开行往返国贸地区和廊坊“北三县”之间的“定制快巴”通勤班车,并逐步在环京地区推广。
推进自行车专用路东拓、南展工程
优化东三环、北四环辅路慢行走廊
2022年,继续优化提升绿色出行环境,加快推进回龙观自行车专用路东拓(良庄西街-林萃路)工程、南展工程建设;优化东三环、北四环辅路(海淀桥-志新桥)慢行走廊,提升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以构建服务通勤为主的城市慢行系统为目标,加快慢行交通规划编制,建设慢行优先示范街区,中心城区、通州区、经开区至少各完成1处。
推进园林绿道、滨水道路与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连通融合。拆除部分公园围栏,打造与城市道路慢行系统连通的开放式环境;持续改善城市河湖滨水慢行系统,推动清河下段(立水桥-温榆河河口)10公里慢行系统建设,开工建设西南二环水系28公里滨水道路;建设20条慢行林荫道,增加步行骑行舒适度;打造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线路,促进慢行与旅游深度融合;在滨水慢行系统和森林公园策划并落地一批骑行、马拉松等体育休闲项目,扩大慢行系统影响力。365bet在线注册_365bet首页_365bet最新备用
京雄高速北京段主体工程建设完成
进一步提高公路及城市路网密度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网建设方面: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完成京雄高速北京段主体工程和通清路、西太路,开工建设京密高速(机场南线-六环路),持续推进国道109新线高速、承平高速、东六环入地改造、京哈高速加宽改造、厂通路建设;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完成孔兴路、漷马路,持续推进九德路、漷台路;服务城南地区,推进国道230建设;完善区域公路网,建设完成通怀路一期、七北路、休闲大会北路,持续推进通怀路二期建设;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公路优良路率达到70%。
城市道路建设方面:提升快速路、主干路服务水平,建设完成京良路西段、南中轴路、通久路二期;开工建设亮马河北路、运河东大街东延;推进北清路、通马路、京密路(太阳宫北街-机场南线)、安立路快速化改造、京良路东段、安宁庄北路、太平庄中街等道路建设。提高次干路、支路规划实现率,中心城区及通州区建设完成次干路和支路23条、持续推进建设32条、开工建设不少于30条,完成11段代征代建道路移交,中心城区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4.11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城市道路养护水平,完成10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打通城市副中心关键断点和瓶颈,开工建设东六环西侧路土桥节点改造工程;推动城市副中心约200公里郊区公路改造并变更为城市道路。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首都机场线东直门站航空行李托运功能,继续推进丽泽城市航站楼建设;加快丰台站、朝阳站、城市副中心站等3个铁路车站配套交通枢纽建设;持续推进苹果园、望京西、东夏园、通马路、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建成“五位一体”的首都交通大脑
加快构建全市停车资源“一张图”、“一个库”
加强智慧交通大脑建设。推进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三期和智慧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完善交通监测预警、协同调度、辅助决策、平行推演等核心功能,逐步建成智慧监测、智慧研判、智慧调度、智慧监管、智慧评价“五位一体”的首都交通大脑;启动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2.0建设,组建MaaS联盟论坛,丰富拓展“轨道+”、无障碍出行等功能,“门到门”一体化出行服务占比提升至23%。
加快智慧停车建设。制定并实施北京市智慧停车建设推进工作方案;修订经营性停车场备案管理办法、出台智慧停车设施建设标准规范,推动公共停车场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核心区商圈和市属三级医院要率先扩大推广ETC不停车收费;加快构建全市停车资源“一张图”、“一个库”,力争实现全市道路停车位和备案经营的公共停车设施动静态数据全汇集,并同步向地图服务企业开放共享,引导其向社会提供智慧停车服务。
加快推进道路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改造。优化信号灯统一管控平台功能,提升联网率,新增接入800处远程统一控制信号灯,实施10条道路绿波带建设,优化118处重点路口信号配时,更新改造450处智慧灯控路口;选取5条道路试点地面公交信号优先,推动有轨电车西郊线途经路口率先实现。
多维度调控交通需求,降低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从源头、方式、空间、时间等多维度调控交通需求,降低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消减高峰时段出行强度。从源头上调控交通需求,在控规阶段开展区域交通影响评估,将评估结论及审查意见纳入控规成果;建立用地指标和建设规模指标优先保障制度,支持轨道站点微中心一体化开发,推动人口、产业聚集,提高轨道交通和客运枢纽沿线人口和岗位覆盖率。从方式上调控交通需求,提升“停车+公共交通”(P+R)停车场管理服务,鼓励远端驻车换乘;研究升级拓展“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政策,进一步助推私家车出行向绿色集约出行转换。从时间上调控交通需求,进一步优化预约诊疗制度,严格执行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非急诊全面预约就诊,预约就诊时间精确到30分钟以内,有效解决就诊时段过于集中问题;热点旅游景区严格执行“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落实“分时预约、分时游览”措施。从空间上调控需求,开通丰台火车站,分担北京西站国铁到发客流,分散客运压力;重新规划核心区旅游路线,核减热点景区游客日接待量,完成前门旅游集散中心外迁,有效降低核心区旅游密度。
推进重点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实施191处交通节点治理
加大重点功能区和交通节点治理。深入实施城市副中心以及前门、望京、首钢园等区域交通综合治理;深化推进学校、医院、景区、商圈、火车站周边治理;加快完善朝阳火车站、丰台火车站周边交通设施配套,加强建设与运营过渡期秩序管理,做好城市交通接续保障服务。完成20项市级疏堵工程,实施191处交通节点治理。
巩固提升道路停车改革成果,研究建立道路停车位评估机制,根据使用效率和路外新增停车设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试点设置分时段道路停车位;推动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设施设备建设和管理降本增效。梳理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边写字楼、商业设施等公建车位,建立共享协商机制,进一步扩大停车资源有偿借时共享;利用人防工程新增5000个人防车位。
持续加强超标电动自行车治理。严肃查处违规销售未经认证车辆和非法改装行为,鼓励市民举报相关违法线索;针对超标电动自行车违规上路行驶开展常态化全域执法打击;继续加大推动车辆以旧换新、回收拆解、“僵尸车”清理等工作力度。
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管理。严控增量、消减存量,加强邮政寄递、园林绿化、环卫等行业用车管理,加快推动更换为合规车辆,加大对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路面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查处力度。
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制定并实施《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管理办法》,规范经营服务及监督管理;扩大电子围栏技术应用,核心区轨道站点出入口全部实现电子围栏监测管理,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实现覆盖率50%以上。